1.(1)就源扣繳:係就來源所得扣繳稅款,繳的稅可於年底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扣除而所得也得併入扣繳中。


  (2)分離課稅:係就所得來源扣繳稅款,但繳的稅不得再於個人綜合所得稅中扣除而所得也不需再併入申報。


 


2.學習型組織:是一個不斷學習與轉化的組織,其學習始點由組織內個人成員、工作團隊、整體組織,甚至是與組織互動的社群。學習是一種持續性、策略性運用的過程,並與組織個人成員平日的工作相結合,此種組織學習的結果,可能導致組織成員知識、態度及行為的改變,進而強化組織創新和成長的動力


3.吸脂定價法(Skimming Pricing):盡量以高價格掠取利益的定價法。通常用於生命週期短的產品或流行性產品。


例如 MOTO V3 去年12月剛出時,定價24000元,
炒短線獲取高額利益,現在價格剩下8600元。


4.中心衛星工廠體系:係將中小企業納入大企業之衛星體系,則一方面中小企業(衛星工廠)由於訂單穩定,解決了產品行銷問題,使其致力於專業性的生產,並可藉中心工廠之協助與合約要求,提高其本身之生產力;另一方面則使大企業(中心工廠)能集中力量從事檢驗、裝配、研究發展與市場開拓等工作,而免除許多品質管理、生產管制等後顧之憂。


5.綜效(Synergy) :是公司購併的主要理由,指整合後的公司績效將超過原來的個別部份,例如,某家石油公司有完善的分配網路,而另一家則蘊藏豐富,預期兩公司合併後,將產生綜效,比以前有更高的每股盈餘。在營運合併的情況,是指兩家公司的營運被整合在一起後,預期可為購併公司帶來綜效的合併。其實綜效就是『1+1 > 2』 的效果,即整體價值會大於個體價值總和,任何營運合併的基本理論根據就在於綜效。


6.客戶關係管理:係指企業運用完整資源,全面瞭解每位獨立客戶,並透過所有管道與客戶互動,而達成提昇客戶終身價值之目的。換言之,傳統行銷係以商品為核心,而顧客關係管理則以客戶為核心。


7.規模經濟(economies of scale):當廠商生產能力與產量增加時,由於大量採購原料使成本降低,產品每單位製造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下降所帶來的效益,稱為規模經濟。


8.資料採礦(data mining):是一種自動化技術,這種方式可以在企業流程所產生的大量資料中識?出關鍵資訊,有助於戰術和戰略決策的制定。



 


 


 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 


1.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:是因為社會上的總需求,超過社會上所能產生的總供給所造成的。


2.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:指工會要求過高的工資、石油輸出組織故意拉抬油價等,因為成本面因素所導致 的一般物價水準以相當的幅度持續上


漲的現象。


3.資產性通貨膨脹:係指股票、房地產、藝術品等資產價格出現悖離基本面的膨脹現象(通稱「泡沫」現象)。


4.停滯性膨脹(stagflation):高失業及高物價並存的現象。因為在高通貨膨脹率時期政府的過度干預,導致價格體系無法發揮功能,從而勞動


市場缺乏效率,更使自然失業率攀升。


5.惡性通貨膨脹(hyper-inflation):指物價水準以極高速度上漲的現象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青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