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日期:2009/01/07 04:34 林家群/綜合報導


美國維吉尼亞州馬納薩斯市的葛麗斯.麥茲中學教室裡,愛塞克森與麥卡利斯特正試著用未煮過的義大利麵條搭建橋樑,經多次試驗,他們決定用垂直支柱式建法,看它能撐多少本書。這實驗牽涉哪種科學原理?麥卡利斯特想想回答:「重力啊!它在跟我們作對哩」。



兩位學生的實驗不是啥偉大的發現,但卻是時下美國教育界最火紅的名詞─「廿一世紀技能」(21st-century skills)要闡釋的。當下任總統歐巴馬上個月提名教育部長時講出「我們要一個廿一世紀的教育制度」的話後,網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入口網站湧入廿三萬兩千件有關「廿一世紀技能」意涵的查詢。



據亞歷桑納州土森市的「廿一世紀技能夥伴」網站解釋,廿一世紀技能包括獨創力(creativity)、創新力(innovation)、批判性思考(critical thinking)、解決問題能力(problem-solving)、溝通能力(communication )以及合群力(collaboration)



馬納薩斯市教育督學波普視傳授它給學生最為優先,她說,馬納薩斯市周邊有許多高科技公司,她希望能教育學生,讓他們能獲得一個能長長久久、實現自我,並能留在故鄉貢獻己能的工作。



「廿一世紀技能」一詞出現,也讓許多計畫如雨後春筍般冒出,生產積木的「樂高公司」為小學生開辦工程俱樂部,「國家地理學會」為國中生舉辦科學冒險活動,為高中生辦高科技等營隊。



以華府地區的學校為例,它們提供的「廿一世紀技能教育」便十分多樣。像查爾斯郡的新設高中將採用數位教室,阿靈頓郡將開辦一所技職學院,讓學生學習科學、科技、工程與數學。



至於安尼阿魯黛郡的高中,新課程更將聚焦於廿一世紀需求,包括中文、財稅課程、全球電子商務、法醫學及環境資源管理等。



不過,也有教育界人士參加「廿一世紀技能」研討會後擔心往後發展,他們說當翻開「廿一世紀技能夥伴」的名冊後,赫然發現蘋果微軟、德州儀器等科技大廠均入列,這些企業本質上強調科技,它們並可藉此向學校推銷電腦軟硬體或高科技設備而賺錢。



其實,不同教學法提供學生不同的視野看世界,學習文學當然與學數學或科學不同,也必須用不同方法。目前看來,「廿一世紀技能運動」似乎是在降低知識的浩瀚與多元性,而朝向一種簡單與企業導向的思考,企業界當然會很高興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青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