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院遲至昨天才宣布解除股市跌停3.5%的限制,各方都預料,台股補跌,今天將是綠油油的一天。一開盤,果然如此,多少檔股票都以跌停趴倒在地!

投資人當然心情不好,但專家反而認為此時應處變不驚。政府限制跌幅的保護傘總算撤掉了,待賣壓消化後,資金流動性增加,股市恢復正常交易量,總有慢慢回穩的機會。

股市表現反映投資人的信心指標,現在財經官員都戰戰兢兢看股市臉色過日子。就是因為政府太在意股市漲跌了,所以使出限制跌幅的非常手段。第一次宣布時,正處於若干國家甚至股市休市的風暴氣氛中,為穩定人心,可謂情非得已。但在邱正雄斬釘截鐵表示此一非常手段不會延期之後,最後卻還是軟弱地選擇了繼續粉飾跌勢。結果專家一致搖頭,認為只會造成賣壓「塞車」,有害無利。果不其然,上周台股表現特差,從邱正雄到金管會陳樹都被投資人臭罵。政府一番試圖阻緩跌勢的「好心」,卻只導致災難性後果。

這個教訓十分清楚:如果政策方向錯了,什麼個別的努力都沒用;要在正確的政策下,才有資格說服民眾保持信心。當今時代的確是變局,是困境,但台灣的體質不比別人差,政府要有膽識堅持做對的事情,不要反而比一般市井小民更加膽小氣弱。這次限制股市跌幅的對策一用再用,政府像是保護過度的家長,不敢放手讓孩子自立,突顯自己缺乏信心,結果當然適得其反!

雖然沒人敢預言股市何時才能反轉,「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」和「經濟蕭條才要開始」兩種說法也同時流傳,不過,只要政府自己不亂陣腳,台灣絕對有本錢站起來的。「愛台十二建設」正要出發,民間資金並不匱乏,國際原物料快速跌價的趨勢對公共建設也是利多。在這些環境條件之上,政府擴大內需如果執行得腳踏實地,創造就業機會能夠超越短期救急的規模,則走到最困頓處,總會見到柳暗花明。

最壞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候,「杯子有一半是空的」也可以做「杯子有一半是滿的」的解讀。民間危危顫顫努力「莊敬自強」,此刻政府比民間更加需要「處變不驚」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青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