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賦稅》2008/11/18

企業為分散風險及增加員工的保障,為員工投保團體壽險已非常普遍,

企業因此所負擔的保險費符合規定者,可列報為費用,不過,

企業如因故提前將保險解約,所取得的保險解約金,則應注意列報為收入,

以免被補稅及處罰。


南區國稅局表示,依照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83條的規定,

營利事業為員工投保之團體壽險,

如果是以營利事業或被保險員工及其家屬為受益人者,

營利事業所負擔的保險費,可以認定為費用。

同時,每人每月保險費在新臺幣二千元以內部分,

免視為被保險員工之薪資所得;超過部分,視為對員工之補助費,

應轉列各該被保險員工之薪資所得,並應依規定列單申報。
該局進一步指出,營利事業投保後,如因某些原因而中途退保,

其因提前解約而取得的解約金,應列為當年度其他收入

才符合收入費用配合原則。


該局日前查核甲公司95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案件時,

核對所蒐集的歸戶保險給付資料中發現,

甲公司未將員工團體壽險解約所取得的解約金370餘萬元,

申報為其他收入,該公司雖提出說明是因受保險人誤導才未申報,

但仍無法免除公司應申報為收入的義務,因此,

甲公司除被補稅90餘萬元外,還遭處罰鍰70餘萬元。


國稅局特別提醒營利事業,公司保險因提前解約而收到之解約金,

應注意相關法令規定之處理方式,以免日後被查獲時,除補稅外,

還要額外負擔罰鍰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青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